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0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重视MRI并行采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善图像质量、缩短扫描时间是MRI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出现的以敏感编码(sensitivity encoded,SENSE)和空间谐波并行采集( simultaneous acquisition of spatial harmonics,SMASH)技术理论为代表的并行采集技术(parallel MRI,pMRI),利用相控阵线圈内在的空间信息并结合相应的重组算法使扫描时间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2.
乳腺恶性病变的钼靶X线及磁共振表现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病变的钼靶X线和MRI表现及与病理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恶性病变的钼靶X线、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38例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1例,导管原位癌11例,黏液癌3例,腺样囊性癌2例,髓样癌1例.结果:乳腺恶性病变主要表现为乳腺结构及局部血管异常,肿瘤多呈星芒状、蟹足样,边缘多毛刺状、不光滑.钼靶X线示病灶内部密度不均匀,钙化点数量较多,多呈沙粒样,可成簇生长,也可弥散在腺体的一个区内.主要MRI表现为病灶T1WI多呈低、等信号,T2WI多为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钼靶乳腺摄影操作简单,准确性较高,是乳腺恶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MRI能清楚的显示乳腺内病变的细微结构,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临床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5例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分析,HE切片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SMA)、HMB45、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是原因不明的肺部疾病,只发生在女性,特别是绝经前妇女。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咯血,气胸和乳糜胸等。病理学检查显示不同成熟度平滑肌细胞在细支气管壁、肺泡壁、淋巴管壁和血管壁周围增生,肺实质呈囊性变。增生的平滑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5例SMA、HMB45、MMP2均阳性;1例的ER和PR均阳性,1例仅ER阳性,1例仅PR阳性,1例的ER和PR均阴性。结论 育龄期妇女如反复出现自发性气胸、咯血、活动后呼吸困难应考虑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可能,病理检查可确定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DC值及相对ADC值(rADC)对乳腺肿块样和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1例乳腺病变患者(共177个病灶)的术前 MRI和DWI(b=0和800s/mm2)资料,测量并比较(t检验)乳腺肿块和非肿块样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及rADC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DC值及rADC值在乳腺良、恶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效能。结果:177个乳腺病变中良性病变112个,恶性病变65个;按病变形态分组,肿块性病变144个,非肿块性病变33个。肿块性病变中恶性47个,平均 ADC 值及平均 rADC 值分别为(1.06±0.27)×10-3mm2/s和0.62±0.17;良性97个,平均ADC 值及 rADC 值分别为(1.58±0.26)×10-3mm2/s 和0.91±0.17;ROC分析显示,以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23×10-3mm2/s和0.72作为阈值,鉴别肿块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1%、92.8%和80.9%、89.7%。33个非肿块性病变中恶性18个,平均ADC值及rADC值分别为(1.25±0.40)×10-3mm2/s 和0.76±0.25;良性15个,平均 ADC 值和 rADC 值分别为(1.50±0.18)×10-3mm2/s 和0.89±0.12;ROC分析显示,以ADC和rADC值分别为1.36×10-3mm2/s、0.84作为阈值,鉴别非肿块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8%、80.0%和77.8%、73.3%。结论:根据ADC和rADC值可以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ADC值的诊断价值略高于rADC值,对乳腺肿块性和非肿块性病变应采用不同的ADC。  相似文献   
5.
张卫国  马怡尘  刘敏  蒋涛 《放射学实践》2015,(11):1134-1137
【摘要】目的:探讨CARE-kV 技术在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中(CTA)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8例下肢动脉CTA患者随机分为A组(CARE-kV组)、B组(根据体重指数确定kV值组)各39例,分析比较两组图像各测量点的CT值、CNR、CTDIvol、DLP、ED,并对重建图像质量、血管边缘形态、血管内对比剂充盈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A、B两组图像各测量点平均CT值(430.02和374.11HU,P=0.10)、CNR(26.60±11.20、29.86±9.95,P=0.13)、图像主观评分VR(3.38±0.59、3.31±0.61,P=0.58)、MIP(3.79±0.40、3.62±0.49,P=0.08)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CTDIvol(4.41±1.32 、6.19±3.19,P=0.02)、DLP(533.59±185.66、711.29±388.63,P=0.03)、ED(8.00±2.76、10.66±5.82,P=0.03)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RE-kV技术应用在下肢动脉CTA的检查中,既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辐射剂量又能保证图像质量,使管电压的选择更加合理、智能。  相似文献   
6.
当前,数字化 X 线摄影(DR)已经并将更为广泛普遍地应用在各级各类医院[1-5],有关废片成因与分析的文献报道也较多,这里不再赘述。数字 X 线系统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废片率,然而数字化 X 线摄影废片率应控制在什么范围或水平,关系医院质控和经营管理,因此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本院为三级甲等医院,每年完成普通 X 线检查、报告25万余人次。2014年比2013年同期放射收入增加9.31%,而放射胶片材料减少1.67%,胶片成本占比降低2.8%。放射收入增加而胶片材料成本费支出不升反降,成本控制效果比较显著。本文探讨了数字 X 线摄影废片率控制的标准,旨在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立客观统一的数字 X 线摄影废片率控制水准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7种常用的脑白质病变(WMLs)MRI视觉分级方法,评价各分级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并计算两两间相互转化的参数.方法:随机选取50例MRI T2-FLAIR显示有不同程度WMLs患者,由两名医师分别用7种分级方法对其WMLs进行评分. 视觉分级间的相关性评价采用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不同评估者之间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通过回归分析计算各分级间相互转化的参数.结果:不同视觉分级在WMLs评分上均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s: 0.579~0.917, P<0.05). 除Schelten(modilified)分级和Ylikoski分级外,其它分级在不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好(κ>0.585). 除Aharon-Peretz J分级和De Groot JC分级外,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其它5个分级间相互转化的参数,其确定系数R2的范围为0.5856~0.8892.结论:7种不同白质病变的MRI视觉分级间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不同评估者间Aharon-Peretz J分级的一致性最好.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学影像学是一个诊治兼备、充满活力的边缘科学,包括普通放射学、超声医学、CT、磁共振成像、DSA、ECT和影像介入治疗等,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医学的进步,医学影像学不断推出的新产品辅助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9.
数字乳腺X线摄影(DM)较屏胶乳腺X线摄影(SFM)具有更多的优势,其对于图像的获取、储存和显示都是相互分离的,每个系统都能优化产生最佳效果,而且数字图像能够由计算机处理并显示为多种形式。因此,DM系统正逐渐替代SFM系统并成为筛查及诊断乳腺癌的常规手段。就DM和SFM的成像原理、图像质量、图像处理以及临床应用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由于细胞膜的天然屏障作用,使得许多生物活性分子难以进入细胞发挥作用,这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诊治疾病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穿膜肽是1988年新发现蛋白转导肽,它可以高效地穿透细胞膜,并且在不依赖受体、能量、温度情况下可携带多种活性物质进入各种细胞.本文就穿膜肽的特点,在功能上转运蛋白、抗体、脂质体、基因以及作为分子成像新途径能结合荧光素,磁共振对比剂等进行细胞内显影作一个综述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